當前位置: 學校首頁 / 綜合新聞 / 正文

綜合新聞

“創新之星”,標桿引領,培育“未來工匠”


發布日期:2022-11-03 供稿:教務處 智能制造學院  閱讀數:[]



11月2日,喜訊傳來。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首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之星”擬定人選的公示》文件發布,我校栗萬里同學位居首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之星”高職高專類10名人選之列。這是我校雙創工作取得的一項優異成績,更是我校一直以來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三全育人機制,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深化產學研用相結合培養途徑,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結果。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始終秉承“立德樹人、德技雙修”的育人理念,以促進更好就業和更優發展為宗旨,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創新形成“地市共建、多方合作、產教研融合”的地方高職院校辦學體制和產學合作機制,努力培育更多具有工匠精神、職業情懷、身心健康、心智成熟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學校高度重視各類技能競賽,搭建給予師生更多出彩機會的多元平臺,充分發揮競賽在人才培養中的引領和促進作用,出臺了全面激勵政策。近年來,大力倡導和激勵學生參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未來工匠,為學生插上夢想的翅膀,助力學生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智能制造學院工科特色鮮明,在學院領導和支持下,學院教師積極組建師生項目團隊,開展技術研究創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帶領學生多次在各大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為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扎實的基礎。2020年1月,在范江波、張倩、楊麗三位教師的指導下,智能制造學院19物聯網專業栗萬里成立項目團隊,經過市場調查,項目設計目標確立,創新開展技術研究,針對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和試驗,并對使用的監測傳感器進行多次選型測試,搭建輸電線路智能在線監測系統模型,建立數據監測與分析云平臺,三位指導教師帶領團隊學生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輸電線路智能在線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制作,為輸電線路智能化改造提供優質方案。

栗萬里團隊經過不斷的學習、磨煉,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越來越扎實。軟硬件的掌握需要反復練習,不厭其煩,他們從開始的頻頻出錯,到最后的胸有成竹,離不開學校領導和院部領導的支持和鼓勵,離不開指導老師的諄諄教導和團隊成員的相互協作,離不開他們自己的不懈努力,讓他們在自己的專業上成為佼佼者。一次次對項目不斷打磨,一點點進行優化和創新,以達精益求精。

在團隊創新創業路上,智能制造學院全力以赴做好服務保障,為學生項目團隊提供技術支撐和研發設備投入,為大賽項目制作提供人員服務與經費保障、為學生課程提供政策激勵與學習保障,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大賽中去,在2021年參加全國移動互聯創新大賽,通過校賽、省賽,最終晉級國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國賽一等獎。在2021年河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20216月,團隊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參與院校從985、211至高職院校,參與學生從研究生、本科生至高職生,是全國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示范性、導向性的大學生競賽。自創辦以來,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在推動廣大高校學生參與學術科技實踐、發現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我校對此次大賽高度重視,校團委多措并舉、廣泛宣傳、積極籌備、精心組織,通過校級選拔,省級專家評審,575件作品進入河南省終審決賽,并榮獲“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特等獎。


202110月,再次經過現場展示、省級專家組評議答辯,共選拔出55件作品參加國賽,其中高職類院校僅有4件作品入圍,我校占其中之一。入圍國賽后,參賽學生和指導教師不斷對作品進行優化,精益求精,在國賽評審環節與眾多重點院校研究生、本科生同臺競逐,最終獲得全國三等獎,其中高職類院校僅有2件作品獲得全國三等獎,我校其中之一。

智能制造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社會培養未來工匠,重在培養學生物聯網產品設計開發能力與產品創新能力,專業課程教學引入實際工程項目,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物聯網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研究,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業意識,提升就業能力,為我國物聯網行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將緊跟時代步伐,傳承工匠精神,不斷創新,扎根當下,筑夢未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目標實現,培養出更多更精更優的各行各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上一條:學院召開2023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啟動會

下一條: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


關閉

苍井l空电影完整版